配资APP排名
。。。
如果你也喜欢旅行与美食,请关注+置顶我,谢哈
好吃的人,哪儿都想去
来了,坐会,喝杯茶。
7月12日,《人民日报》文化遗产专版“行走城市看文脉 当历史风貌与人间烟火融合在一起”专题刊发《广东潮州:留下了一个“活着的古城”》一文。近年来,潮州注重保护与开发互促互进,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通过探索古城区小规模、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模式,让千处古建重焕光彩,打造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的原生态“活着的古城”。如今潮州古城旅游热度攀升,焕发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光彩。全文如下:
广东潮州
留下了一个“活着的古城”
李 纵
略带沧桑的屋檐、鲜艳透亮的琉璃窗、色彩斑斓的水泥花砖……置身广东省潮州市牌坊街义井巷内的雪居,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时光隧道的大门。这座始建于1946年的老宅,是民国时期百货商号“吴祥记”创始人吴雪薰为奉养母亲而精心设计建造的。
“历经风霜的老宅摇身一变,成为一间咖啡茶舍,每天迎来送往,十分热闹。”吴雪薰的外曾孙张庆春说,雪居凭借中西合璧、气势恢宏的建筑风格和文化、服务深度融合的特点,成为八方游客来潮州打卡的新晋网红地。
“实际上,雪居曾长期闲置,近乎荒废。”因不忍心看到老宅被荒废,近年来,在潮州市相关部门的发动和指导下,张庆春自己出资修缮了老宅。秉承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原有的吊顶、花砖、门框上的“红毛灰”等老物件“能保留的尽量保留下来”。“这就是历史的痕迹,残缺了也有它的意义。”
雪居只是潮州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。
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广东潮州古城至今仍完好保留着“外曲内方、四横三纵”的街巷格局,上千座古建老宅散落其中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古建老宅被赋予新的内涵,那些被修缮改造而成的民宿客栈、茶馆餐厅,成了游客感受潮州古城人间烟火的落脚点。
这些年来,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广东省文物古迹最密集的地方之一,潮州始终担当“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,延续城市文脉”的使命,围绕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,发动群众参与,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深入实施古城提升行动计划,让139处文物点和1000多处古民居重焕光彩。2023年,潮州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。
“至今仍有5.8万名原住居民生活在潮州古城中。古城里保留了传统的社区结构、民俗民风,潮州菜、工夫茶、潮剧等普遍融汇于大家的日常生活中,留下了一个‘活着的古城’。”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说。
英歌舞表演惊艳潮州古城。 陈宏文 摄
何晓军介绍,在推进潮州古城保护工作的过程中,潮州市一直秉持敬畏之心,探索古城区小规模、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模式,打造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的原生态“活着的古城”。
暑期到来,潮州古城的旅游热度再次攀升。这座始终注重保护与开发互促互进的千年古城,正焕发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夺目光芒。
来源:潮州发布
非著名食客聚集地,带你吃遍五洲四海。
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